郑州热线

曹丕:文能安帮,武能定国,为什么成了一个打酱油的逗逼皇帝

分享到:
 2019-10-17 13:40:59 来源: 阅读:1G0

历史是由无数个尘埃组成的。

有些人却注定是星星,或者是太阳,因为他们的光芒太过耀眼,比如,他的父亲——曹操,文能“横槊赋诗”,武能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,英雄不足道,奸雄又毁其身,有一个这样的父亲,曹丕的一生注定要在父亲的光芒下黯然失色。

这倒没什么,子承父业,未来终将是自己的。

可悲催的是,老曹家的子弟个个都流着他父亲的血,想不脱颖而出都难。

他的弟弟曹冲“智意所及,有若成人之智”,我们首先在课本里见识了六岁的曹冲称象。大象那么大,又没法穿越到未来去借一台地磅,怎么办?大臣们都凉拌,唯有六岁的曹冲说,“置象大船之上,而刻其水痕所至,称物以载之,则校可知矣”曹操大悦。六岁的小孩子就知道了浮力的原理,以致曹冲夭亡之后,曹操对曹丕说,“此我之不幸,而汝曹之幸也。”假如仓舒(曹冲字仓舒)不死,王位哪有你们什么事啊!

曹丕:文能安帮,武能定国,为什么成了一个打酱油的逗逼皇帝

曹操

曹丕听得冷汁直流。

曹冲死了,做为最直接的受益人,曹丕难免不被非议:谁是最大的受益人,谁就有可能是凶手。

但且慢,身为嫡长子(兄长曹昂战死后)的曹丕,从来就没有坐稳太子的那把椅子。

接下来,我们在课本或是课外读物里又认识了曹丕的另外一个弟弟,这个弟弟的光芒甚至超越了曹操和曹仓舒,作为“建安三曹”之一的曹植,以一篇《洛神赋》横空出世,无论洛神的形象还是曹植的文字均是“翩若惊鸿,婉若游龙”,南朝宋谢灵运有“天下才有一石,曹子建独占八斗”的评价。王士祯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“仙才”者,曹植、李白、苏轼三人耳。再加上诗人们穿凿附会般地渲染“贾氏窥帘韩掾少,宓妃留枕魏王才”,这样绮艳的叔嫂之情,更让历史扑朔迷离,曹子建雾里看花花更美。

公元220年,曹操病死,同年,曹丕受禅登基,建立魏国,史称魏文帝。

“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

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”

储位之争失势的曹植又因为曹丕的步步紧逼,拿“七步诗”换人头,更多了几分悲情戏份。七步诗是历史还是演义不得而知,历史和演义往往会被人一锅烩了,端给后人,总之流传下来了。

要感谢语文课本或是课外读物,让我们通过《观沧海》认识了曹操;通过《曹冲称象》认识了曹冲;通过《七步诗》认识了曹植,专家们似乎格外厚爱他们,唯独曹丕,当了皇帝的曹子恒被专家们雪藏了,变成了一个在语文课本里打酱油的角色。

曹丕:文能安帮,武能定国,为什么成了一个打酱油的逗逼皇帝

曹植剧照

聪明不及曹冲,才情不及曹植,安帮定国不及曹操,于是,历史上的曹丕成了一个逼杀亲弟弟的不义之徒,只是因为曹子建先生七步成诗,过于优秀才免于一死。

呜呼哀哉!

历史真的是这样的吗?

《世说新语》记载:“王仲宣好驴鸣,既葬,文帝亲临其丧,顾语同游曰:王好驴鸣,可各作一声以送之。赴客皆一作驴鸣。”这个故事说的是什么呢?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死了,曹丕率众送葬,说仲宣喜欢听驴叫唤,我们每个人学一声驴叫唤给他送行吧,“赴客皆一作驴鸣”,也就是说,曹丕也学了一下驴叫声。哈哈哈,笑死我了。这是什么奇葩爱好,不可君在农村长大,小时候机械化不曾普及,驴这牲畜常见,学猫叫学狗叫都见过,这驴叫声实在是没见谁模仿过,太搞笑了。

史载,王粲死于公元217年,这一年距离曹操病死还有三年,距离曹丕登基也有三年,就算曹丕没有登基也是王储,查尔斯王子那样的角色,官拜五官中郎将,副丞相,用今天的话说是军区总司令,副总理,为了给一个才子送葬,竟然学驴叫,实在是不把自己当太子,怎么着也得装逼一把吧,让他们驴鸣则已,自己还亲身示范!

这是个什么逗逼皇帝!实在也太可爱了吧?明明重情重义的吗?

不可君就是从驴鸣这儿对曹丕的印象扳回一局。

后来,不可君看《三国志》《文帝纪》才算对曹丕有了深刻的印象。

如果说《世说新语》是一本记录魏晋名士逸闻轶事的笔记小说的话,《三国志》可是正儿八经的史书。

那么历史上的曹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?

以下是曹丕的简历:

史载,丕少时好弓马,诵诗、论。及长,熟读《五经》、《四书》、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;诸子百家之言,无不毕览。他生于战乱年代,青年时便随军作战。建安16年(211年),任五官中郎将、副丞相。建安22年(217年),被曹操立为嗣。曹操死后,丕袭魏王、丞相。延康元年(220年),曹丕代汉称帝,为魏文帝,都洛阳。在位期间,平定边患。击退鲜卑,和匈奴、氐、羌等外夷修好,恢复汉朝在西域的建置。黄初七年(226年),曹丕病逝于洛阳,时年四十岁。庙号高祖(《资治通鉴》作世祖),谥号文皇帝,葬于首阳陵。

曹丕:文能安帮,武能定国,为什么成了一个打酱油的逗逼皇帝

曹丕塑像

这个简历里面少写了一项,就是曹丕的文学成就,不可君问了问度娘,一并补上:曹丕在文学上著作甚丰,成就卓著,是建安文学的积极创作者和热心倡导者,开文学批评之先风。他的《典论·论文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文学评论专著。他一生存有辞赋30篇,诗40余首,《黄览》100卷,《列异转》3卷,其《燕歌行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。

哇哦,不可君叹为观止了,原来曹子恒先生能文能武,文能安帮,武能定国,亦诗亦论,是皇帝里面最会吟诗作赋的,是诗人里面最会当皇帝的,什么宋徽宗李后主都弱爆了,那俩亡国之君诗写得再好,画儿画得再神,都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干什么的,年度考核一律:差评。而魏文帝曹丕才是本职工作与业余爱好双丰收啊,不可君真想大笔一挥:优秀。

哥是真优秀,不是来打酱油的,什么平定边患,外夷修好,恢复西域建置,不可君承上省略就不说了哈。

第一波秀:称帝

公元220年,汉献帝三禅天子之位,曹丕三辞三让才在繁阳筑坛,正式登基,这位逗逼皇帝也有虚伪的一面,明明是篡位,还扯个禅让的大旗。照当时的三观来看,江山姓刘,天下是汉朝的天下,曹丕显然是篡位的,但在魏蜀吴三国鼎力的局面下,与其战乱频仍,生灵涂炭,不如天下一统,有力者得之,无力者失之,以当时的实力,最有能力统一天下的唯有魏国了。只可惜,公元226年,曹丕病死,年仅四十岁,距离他登基只有六年,这位马上皇帝的英年早逝,给了司马氏以机会,否则,历史一定会改写的。

曹丕:文能安帮,武能定国,为什么成了一个打酱油的逗逼皇帝

第二波秀:厚待汉献帝

据《三国志》记载,文帝尊奉献帝为山阳公,把河内郡的山阳邑一万户作为他的封地,封国内仍用汉朝的历法,以天子的礼仪祭天,上书不必称臣,京都在太庙祭祀,致送祭肉,封山阳公的四个儿子为列侯。曹丕虽篡位倒也尚怀仁厚之心,就算对待争位失败的弟弟曹植也网开一面,如果你还骂他的话,参考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,太子是怎么死的吧。

第三波秀:尊孔

文帝下诏称孔子为“命世之大圣,亿载之师表者也。”下令鲁郡把旧时的孔庙加以修造,设置一百户官吏士兵守卫,又在庙外建造房屋,让有志于学孔礼的人居住,封孔子后人孔羡为宗圣侯,大力倡导儒家文化,有力地促进了儒学的复兴和传播。

第四波秀:日食勿劾太尉

公元221年六月,日食,官吏奏请免去太尉的职务,曹丕下《日食勿劾太尉诏》诏曰:灾异之作,以谴元首,而归过股肱,岂禹汤罪己之义乎?其令百官各虔厥职,后有天地之眚,勿复劾三公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曹丕说,上天显示灾难,是来谴责我的,我不能把过错推到大臣们身上,以后再有日食什么的,你们不要再奏请免除太尉了,好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吧。换言之就是:破除迷信,相信科学。

第五波秀:推行殡葬改革,实行薄葬

曹丕作《终制》也就是遗诏,说:“自古及今,未有不亡之国,亦无不掘之墓也,丧乱以来,汉氏诸陵无不发掘......祸由乎厚葬封树。”要求寿陵“因山为体,无为封树,无立寝殿,造园邑,通神道。”为棺橔足以朽骨,衣衾足以朽肉而已”,曹丕死后葬首阳陵,“自殡及葬,皆以终制从事。”

虽然曹丕推行薄葬是怕盗墓,毁其尸骨,却开薄葬的先河,薄葬的社会意义值得推广。

第六波秀:开文学批评先河

曹丕的《典论》是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著作,首次评价了孔融、陈琳、王粲、徐干、阮瑀、应玚、刘桢的文风,“建安七子”由是来之; 二是提出“文以气为主,气之清浊有体,不可力强而致”,认为作家的气质决定作品的风格;三是肯定文学的历史价值,“盖文章,经国之大业,不朽之盛事”

这位在我们的课本里打酱油的才子皇帝的功绩肯定不止这些,不可君就不赘述了。不可君就以曹丕的《燕歌行》作结吧:

“别日何易会日难。山川悠远路漫漫。郁陶思君未敢言。寄书浮云往不还。涕零雨面毁形颜。谁能怀忧独不叹。耿耿伏枕不能眠。披衣出户步东西。展诗清歌聊自宽。乐往哀来摧心肝。悲风清厉秋气寒。罗帷徐动经秦轩。仰戴星月观云间。飞鸟晨鸣。声气可怜。留连怀顾不自存。”

参考书目:
1、《三国志》
2、《世说新语》


推荐阅读:叶紫网

文章评价COMMENT

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

暂无网友的评论

意见反馈

×
J